在银行业面临息差收窄与风险挑战的2025年上半年,哈尔滨银行(6138.HK)以 "规模、质量、结构、效益" 的协同提升,交出了一份亮眼的中期答卷。截至6月末,该行总资产达9,275.28亿元,较上年末增长1.23%;实现营业收入73.86亿元,同比增长2.59%;归母净利润9.15亿元,同比增幅达19.96%,利润增速显著。 阅读量:11133
在金融科技浪潮中,银行业正经历一场关乎生存的技术革命。招商银行 2025年中报披露的"AI First"战略与44.44亿元信息科技投入,折射出行业对大模型技术的集体押注。然而,当头部机构砸下数亿构建全栈体系,中小银行却在算力鸿沟与数据孤岛中挣扎——这场AI竞赛的胜负手,究竟藏在技术路线的选择里,还是生态协同的智慧中? 阅读量:12360
在2023年度股东大会上,招商银行行长王良透露,今年招商银行的核心指标营收和利润仍将面临双重承压的态势。其中,一季度息差下降27个基点,主要受到LPR下调的重定价影响。同时,受信贷有效需求下降和银行竞争降低贷款利率的影响,预计今年资产端的收益水平将进一步下探。
近日,兴业银行在金融科技布局方面频频发力,引发市场关注。6月21日,兴业银行董事会公告,唐家才被聘任为首席信息官,这不仅标志着唐家才再次获得在股份大行一展拳脚的机会,也间接表明兴业银行在利润承压的情况下,依然坚定不移地推进金融科技投入和布局。
大型商业银行作为间接融资主体,在支持科技创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。要以金融服务方式的再延伸和再重塑,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科技创新领域;以金融服务内容的再定义和再深化,促进优质科技企业培育挖掘;以风险管理策略的再审视和再优化,有效平衡发展与安全。
人民银行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出台后,近日,建行广东省分行成功落地全国首笔符合申报条件的科技创新贷款810万元,将金融“活水”不断输送到优质科技型企业,助力科技型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,跑出转型发展“加速度”。
随着科技强国、制造强国战略的深入推进,中国制造业正迈入现代化转型的快车道。工商银行作为中国领先的金融机构之一,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,持续加大对制造业的信贷支持,为企业自主创新、产业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。
工商银行在现金分红总额方面位居榜首,达到1092.02亿元,居国有大行之首。其次是建设银行,现金分红总额达1000.04亿元。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的现金分红总额分别为808.11亿元和695.93亿元。
经过漫长的二十载沉浮,恒丰银行面临着业绩增速连降、资产质量堪忧等重重困难,上市之路充满坎坷和挑战。恒丰银行自成立以来,经历了一系列曲折,从过去的贪腐丑闻到如今的内控问题暴露,一路走来,风风雨雨,皆成历史。
建设银行贯彻落实国务院《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 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》相关要求,按照人民银行工作部署,积极践行“支付为民”理念,迅速行动,全面推进,加快提升支付服务水平、打通支付堵点。截至目前,全行针对老年人、外籍来华人员开展的一系列支付优化举措初见成效,在外卡受理环境建设、现金服务、适老化改造、支付服务示范区建设等方面展现出了建行“加速度”。
6月11日,一位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段视频,称其母亲在吉林银行长春遵义路支行取款不到10万元时,被告知需要派出所同意才能办理。此举引发了公众对银行保护措施的质疑和讨论。
截至2024年4月末,工商银行制造业贷款余额率先突破4万亿元;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超2万亿元、制造业信用贷款余额约1.8万亿元,均处于市场领先。
近年来,随着我国居民储蓄规模的不断增长,银行存款市场迎来了一波天量增量的潮流。然而,这种存款增长的背后却带来了银行业务模式和发展方式的巨大挑战,让银行感到头痛不已。
今年1月至5月,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动局面。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金融许可证信息显示,共有1257家法人及分支机构退出市场,而仅有927家机构新设立,净退出数量达330家。这一数字引发了业内外的广泛关注和深刻思考。